做人不為利益所惑,不被積習所蔽
不被浮名所累,堅信夢想成真的執著
勇敢接受挑戰的坦然
基層施工隊,到項目總工,再到天工方圓建設集團董事。30年的行業深入,自帶的那份踏實,以及話語間透露出的沉穩,讓人倍感安心。
壹·行穩方致遠
1989年的夏天,16歲的他踩著星光的碎片,飽含一腔熱血,踏上了前往省城長沙的求學之路。三年土建施工的專業學習和鍛煉,也讓熊立波慢慢的積攢了一些勇氣,播下了夢想的種子,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所以,當他談及自己追逐夢想的心得時說到:“最大心得就是把夢想束之高閣,而不要揣在懷里,甚至有時候要忘記它,安分做好每天的工作,日積月累,再抬頭看看高處的夢想,發現自己長高了,離夢想也更近了。”
點滴的付出,都是長風破浪后,心的歸宿。學成后的他,決定留在長沙,從最艱苦的廠房施工員做起。這當中的心酸,自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今回想起來,他卻說:“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正是這股拼勁,讓他不斷突破自己。
對于自身的定位,熊立波一直有著清醒的認知,也明白現下應該做的。2007年,在從事了15年房建相關工程后,覺得生活好像可以來點不一樣的。“首先是希望去做挑戰性更大的事情吧,想要對現狀做一些改變。因為實際上我仍然一直處在自己的舒適圈里。”他一直在尋求突破和改變,也就在這時,他毅然從駕輕就熟的房建專業轉戰至市政工程建設,5年的時間,他接連參與完成了多個市政類項目,總造價達4.8億元,這其中就有長沙市的星沙大道,以及湘潭市昭山沿江大道、玉龍路等。從年少輕狂到中年持穩,他一直在這個行業深耕細作,這份篤定的感情,賦予了這份工作更多的寄托,轉而是責任和擔當,對建設宜居城市的信念!
貳·積小流成江海
二十年的努力,終會光芒盡現,所有奮斗都會驚喜相見。2012年,機緣巧合之下,天工方圓董事長張能文遇見了建設經驗豐富、敢做敢拼的熊立波,便邀請他共同參與郴州市永興縣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相關道路的建設。熊立波也憑借著豐富的施工經驗、扎實的技術在該項目的建設上榮獲了多項獎項。而后,他又陸續跟隨張能文董事長完成了大橋路提質改造工程以及資興清滁公路的建設。
提及這條歷時4年修建而成的清滁公路,熊立波似乎有說不完的感慨。“清滁公路是資興市的精準扶貧項目,這條公路的建成讓東江湖庫區居民告別了繞山路,過輪渡的歷史,正式進入了公路時代,我們作為建設者也引以為傲。”說到建設中最難忘的節點,他說:“最難啃的骨頭就是浦西江大橋,它是清江到滁口中間的一個峽谷,如果這里不通,整個清滁公路都通不了,180多米長的浦西江大橋,橫亙在峽谷兩邊的半山腰間,橋的兩頭都是懸崖峭壁,這樣的施工難度可想而知。我們的施工人員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最終圓滿的將任務完成了。”
就這樣,在天工方圓的十年間
他乘風破浪,同心者同路
與天工方圓一起做有溫度的城市建設者
見于行,而感于心
我們常說,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注腳。面對困境,我們也各有各的選擇。對于熊立波而言,一路走來的收獲是對「時間」的感悟,重新譜寫了生命的節奏,從外向內,境無窮盡。他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種豁達與通透,亦同生活一樣內外兼修,掌握人生之闊境。